近年来,达州市抢抓机遇,创新驱动,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管理体制新模式,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切实把战略擘画转变为美好现实,以机构编制“之光”为数字经济发展“添彩”。
一、以把握发展机遇为基点,创新机构设置,顺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一是设置指挥机构。成立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数字经济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市数字经济局,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释放和促进数字经济生产力,提供了领导力量。二是设置管理机构。2019年党政机构改革,坚持机构限额“一定要用到刀刃上”,因地制宜设置数字经济局,作为统筹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管理机构,有效推进市域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设置保障机构。设立市大数据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信息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等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发挥“1+1”>2的作用,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二、以化解发展难题为重点,明晰职能配置,激发数字产业新活力。一是整合数字经济职责。将分散在市级部门的数字资源管理、大数据应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信行业管理及电子政务等相关职责划入数字经济局统一履行,厘清职能职责边界,实现信息系统集约节约建设,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产业打下基础。二是完善职责体系链条。将市级政府性投资信息化项目的规划、立项、审查、前置验收,实施全市综合性、基础性信息化项目具体建设及运维管理纳入数字经济管理和发展“一盘棋”,统筹推进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全市信息平台集中统一管理。三是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严格遵循“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优化配置编制34名,有效保障专业技术力量到位,确保人员编制、职能配置和工作任务相适应,实现“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的转变。
以多元联动参与为着力点,提高发展定位,共享数字经济新成果。一是强化牵头引领。将数字经济产业上升为全市“3+3+N”主导产业,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成立数字经济产业联盟,积极探索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103亿元占GDP的4.9%,2021年增加到157亿元占GDP的6.7%。开发线上防疫数据共享平台,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并荣获国家级政府信息化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奖。二是汇聚部门合力。大力实施市级部门数据共享两年攻坚行动,编制全市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和四川(达州)对渝数据需求清单,推动数据加速汇聚、有效共享。目前,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接通国省部门29个、市级部门53个,共2071个数据接口,汇集数据总量达14.7亿条,开放数据1亿条,数据开放指数71.50,远高于全省平均数。三是加快数据共建。以万达开统筹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与万州、开州签订《万达开大数据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就三地数据开发应用达成共识。成功举办首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川东分赛场启动会暨川渝两地首届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研讨会,打造区域数字经济品牌。
联系电话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 www.dzjgbz.gov.cn